吴铭心底喃喃一声。
构建出完美级阵法,也就意味着他接下来各方面的修行都再无局限,畅通无阻,各种道法神通都可以尽快修行的更进一步,此外以这阵法为基础,也该选择一套合适的杀伐之兵,用以发挥出兵字诀和阵字诀真正的力量。
至于说无上级阵法,暂时不用过多思忖,这一层次的阵法只是他通过对伏魔图的探索以及对阵字诀的体悟,隐隐约约了解到的至高境界,想要真正迈入那个领域,根本不是一时之功,恐怕需要真正长年累月的积累,急于一时并无意义。
唰。
吴铭心中念头一起,魂念陡然向着前方飞掠而去,在殷红如血的大地上,寻觅着合适的灵宝级杀伐之宝。
在伏魔界中,达到中品灵宝层次的杀伐之兵,数量仍然很多,但并非外围的法器那样堆积的漫山遍野都是,而是很大一片区域,仅有一件这种层次的灵兵漂浮。
吴铭平常淬炼元神的位置就在此处,此时稍微向前,就看见了一柄中品灵宝层次的杀伐之兵,那是一柄血色的巨斧,煞气滔天,完全凝成了实质,化作一头活灵活现的凶虎,盘踞于斧头之上。
稍微靠近,就见这头血虎猛然睁开虎眸,发出一声充斥血煞之力的咆哮。
灵宝级的法器,或多或少都自带灵性,不过只有极品灵宝,才有一丝丝的可能孕育出真正的器灵,低层次的灵宝最多也就是具备一些灵性而已。
眼前这件巨斧灵宝,自然没有达到能孕育出器灵的层级,因此这头血虎也不是什么器灵,而仅仅只是汲取了伏魔界中浩瀚的煞气,经受恐怖的杀伐之力淬炼所形成的煞相。
可以说,
六炼层次的道修,元神若是敢靠近这件凶兵一丈之内,甚至有可能被煞相压的崩溃!
哪怕是七炼层次的道修,面对这样一件凶兵,也要无比凝重,不敢大意。
但吴铭的元神强度,远强于寻常七炼高手,并且是一路经受煞气淬炼而来,对于煞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因而这柄巨斧上的血虎煞相,对他影响并不大。
不过吴铭只是略微端详了一番这件灵兵,便即从其旁边掠过,继续寻觅其他灵宝。
此番为了挑选承载兵字诀和阵字诀的灵宝,他心中还是有几个准则的,其一是形体尽可能的要小,巨斧形态太过巨大,不利于以阵法驾驭,其二是最好是飞剑类型,主要是他之前一直驾驭的法器都是飞剑,对于飞剑也更为适应。
综合这两个条件,挑选起来就略有难度了,毕竟中品灵宝并非一般,算不上什么路边大白菜,哪怕是虞阳炎、赵光这些圣地的宗师们,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件的,他们使用的灵宝大多还是以下品为主。
一般都是八炼层次的道法大宗师,才能执掌多件中品灵宝。
当然,
以吴铭如今的身份,作为青冥峰的新晋宗师,天骄弟子,纵然是拿出三五件中品灵宝,也不会太过引人瞩目,对于虞阳炎等人而言最多也就略微惊讶。
吴铭沿着血色的大地一路飞行,一连跨越数十里后,终于是寻觅到了一件心仪的灵宝,那是一柄飞剑,一柄仅仅只有三四寸长的细小飞剑!
其实粗大一点的飞针,也能达到这个尺寸,但这一件灵宝的确是飞剑,剑锋剑刃剑纹样样齐全,只是相比于正常的剑要缩小了十几倍。
这柄细小飞剑的正上方,盘踞着一条赤红色的血蛇,也同样是煞气显化的煞相,在察觉到吴铭接近之后,就立刻睁开眼眸,冲着吴铭发出一声嘶鸣。
吴铭无视了这煞相的震慑,魂念径直向前,一把将这柄飞剑纳入掌控之中,以兵字诀强行炼化,而那条由煞气凝练化作的煞相,则是冲着吴铭猛扑落下,试图绞杀他的元神魂念,但一顿纠缠之下,却完全伤害不到吴铭的魂念分毫,最后悄无声息的溃散。
很快,
这柄三寸小剑发出一声清脆的铮鸣,彻底被吴铭纳入了掌控。
随着吴铭意念一动,这柄小剑便化作流光,绕着他以魂念显化的身形上下环绕飞舞。
“不错。”
看着这柄小剑,吴铭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样的灵宝级杀伐之兵,若是能够凑出九件,那么以他的完美级阵法为基础,以阵字诀为核心,兵字诀为主体,便能构建出一副真正的‘九剑杀阵’!
这将成为他最强的杀伐手段之一!
没有多做停留,吴铭当即继续向前,寻觅更多的剑类灵宝。
若是放在外界,放在大晋的修行圣地,中品灵宝虽然不是极其珍贵的罕见之物,但也已经属于较为高端的宝物了,想要寻觅一两件合适的灵宝或许不难,但想要凑齐一整套同一类型,性质相近的,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基本不可能凑得到。
可在伏魔界中,灵宝级的兵器虽然相对于寻常低阶法器来说稀少了很多,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实际在吴铭的探索和判断之中,下品灵宝的数量恐怕仍在数百万以上。
哪怕中品灵宝,进一步稀少,也仍然得有数十万。
这么庞大的数量,要找寻出契合的一整套灵宝,还是不难做到的。
血色大地上,
一柄四寸左右的小剑悬空。
吴铭的魂影自远而来,抵达小剑旁边,将这柄小剑一下子摄住炼化。
“终于齐了。”
片刻之后,吴铭睁开眼睛,看着已被他烙下魂印,完全掌控的小剑,露出笑容。
在他以魂念显化出的衣袖袖口中,还放置着足足八柄飞剑,虽然形态各不相同,但尺寸都在三到五寸之间,都属于极其细小的飞剑,这样的飞剑他即便随身携带,也很容易隐匿,所以骤然拿出来使用,也不会令人觉得惊奇。
意念一动,吴铭将收取的九柄飞剑,一一排放在眼前。
随着他的意念一动,这九柄飞剑中蕴含的煞气就悄然内敛,化作九柄看起来平平无奇,宛如孩童玩具一般的黄铜小剑。
“很好。”
吴铭看着这九柄小剑微微一笑。
他此时只是一缕魂念在伏魔界中,并不能同时驾驭九柄飞剑,演练阵法,但这阵法其实也不需要演练,因为真正的阵法并不是凡俗之中的军阵,需要磨炼熟悉,他所构想的九剑杀阵,是以兵字诀和阵字诀为核心,依托于元神法阵而定型的杀伐剑阵。
兵字诀和阵字诀自不用说,都是他早已掌握的无上秘法,皆能运转纯熟。
至于元神法阵……
其烙印在元神深处,是自身道的体现,尤其是完美级的阵法,一旦成型,那就如同凡人的臂膀关节,随心而动,不存在任何驾驭不熟练的概念。
“这下再遇到七阶顶尖的邪魔,我就不再是只能被动抵抗了。”
吴铭心中轻呼口气。
镇魔盘投影不适合随便动用,伏魔图的力量也不宜暴露,眼下所掌握的九剑杀阵,已经成了他能够暴露出来的最强手段。
这种实力上的稳步提升,无疑也是让他心中十分愉悦。
……
外界。
地渊城关。
就在吴铭构建出完美级阵法的那一刻。
屹立在城关之上的青澜,忽的眉头微动,向着吴铭的方向看了一眼。
“嗯?”
他在吴铭身上,察觉到了一缕奇异的波动,但感知并不清晰。
在地渊城关上,所有人都会在经受大战磨砺之后,进行一番体悟修行,修行的方向各不相同,弄出什么动静都不奇怪,正常来说也不会令青澜在意。
只是吴铭身上那一闪而过的气机,令青澜有种莫名的微妙感觉。
但因为是一闪而过,所以青澜也感知不清楚什么。
“是又悟出了些什么吗?”
青澜心中想到。
对于吴铭这种突破七炼不到一年,实力就达到七炼中极强层次的绝代天骄来说,在经历大战之后,对于道法修行有什么体悟那是再正常不过,并不令人惊奇。
除非是能够领悟出完美级阵法,或者是天地法则,那才会令他心中震惊,只不过这两种情况都没什么可能。
前者,完美级阵法何其困难,不但要有惊人的悟性,甚至自己一路走来所行的道路,所修炼的各种秘法道术,也都十分关键,都是堆砌阵法重要的砖瓦,圣地中的宗师存在不下数千人之众,其中真正能参悟出完美级阵法的,不超过百人。
吴铭或许有着悟出完美级阵法的潜力,但也就只是潜力而已,或许再积累个十年,有很大希望走出那一步,毕竟完美级阵法若那么容易悟出,他也就不会在这一步上一困二十年,最后终于选择了放弃,不再停驻于七炼境界。
至于后者,天地法则的参悟,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完美级阵法还要更难一些。
法则的掌握有三步。
虽说七炼的道法宗师,已经有资格去窥视天地本质,理解天地法则,但真正能够迈出第一步的,那是真正的百不存一。
能在七炼层次,初步掌握法则之力的,比悟出完美级阵法还要更少!
绝大部分道修,都是在迈入元神八炼之后,才能初步掌握法则之力,就像他,七炼之时也是完全无法参透法则,在迈入八炼之后,才凭借境界,很快的悟出了‘木之法则’,走出了第一步。
“再多一些年的积累,以他的天赋,或许真有机会在七炼层次悟透法则?”
青澜心中念头闪过,很快收回了视线。
他将目光投向远处,看向那一片荒芜的大地,视线中呈现出的是他自己参悟并掌握的木之法则,青翠碧绿,每一道纹理都浑然天成。
“木之法则,不知我何时能悟透第二步……”
“若能悟出第二步的木之法则,即使我的本命元神阵法只是灵巧级,也一样有机会突破瓶颈,迈入九炼的层次。”
青澜眼眸中微光闪烁。
他虽是明白了自己的资质和道路,穷尽一生也难以悟出完美级阵法,但他却从未彻底放弃道途,毕竟灵巧级的本命元神阵法,虽然极难让元神突破九炼,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希望再渺茫,终究还是有的。
有和无,一字之差,那就是天差地别,哪怕可能性是百分之一,也是不同的概念。
这也是他没有离开圣地的原因。
倘若真的彻底没有机会冲击元神九炼,已经注定了此生将止步于此,那么他或许早就离开圣地,回返他的家乡了。
凡是留在圣地中修行的弟子,那都是为了在修行之路上继续前行的,如果不能继续前行,那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衣锦还乡,去安度剩下的余生。
青澜闭上了眼睛,
虽然至今为止,他对于法则的第二步,没有任何一丝的灵光,但他还是十年如一日的去感受天地,去细细体悟,在这地渊城关之上也是如此。
一天,两天,三天……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什么时候,吴铭忽的睁开眼睛,凝视向城关的远处。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并不是邪魔大军再次进攻过来了,而是一连过去了足足五天,邪魔大军却始终未曾有什么动作,在此之前,基本每隔三四天,邪魔大军就会前来攻伐一次。
而在视线的尽头,仍然可见一片恢弘的黑云,弥漫在大地之上,遮蔽了一切,显然魔潮依然不曾散去,地渊的动荡仍然还存在着。
“怎么还没动静?”
“奇怪。”
虞阳炎以及赵光等人,也都察觉到了异常,此时也都从闭目潜修的状态中苏醒过来,各自登上城关的高处,蹙眉望向远处。
“有种不好的预感。”
赵光凝视着大地的尽头,沉声道:“这场动荡已经持续够久了,按理来说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或许他们是在集结大军,打算来一场最后的硬仗。”
虞阳炎目光有些凝重,看向青澜的方向,道:“大师兄,您怎么看?”
“有可能。”
青澜睁开眼睛,语气沉静的说道:“地渊的动荡本就不会持久,魔潮早晚会退去,在那之前他们想要全力大战一场也不奇怪,总之看看再说。”
不止是青冥峰驻守的这一段城关,其他部分的城关上,也有许多人凝视向远处,隐约也都察觉到了什么。
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没有邪魔过来袭击城关,而远处的魔潮却也并未散去,而是有了一种越来越汹涌的迹象。
终于,
在第九日上,那视线尽头的魔潮,再一次汹涌而起,裹挟着魔族大军,轰然压来! 我于人间证不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