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关心政治和军事,对艺术和其他软性活动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我很肯定他是真诚的,即使他在独断专行的时候,也真的相信那是唯一的统治办法。
一1844年维多利亚女王对前来访问英国的尼古拉一世的评价
坦白说,在跟桑德斯说完那句话之后,没过多久米哈伊尔便已经开始感到后悔了。
没办法,桑德斯的眼神真的让米哈伊尔想往他眼晴里撒把灰
在跟热情的桑德斯赛暄了一会儿后,米哈伊你总算是找了一个理由将桑德斯先送走了,关于伦敦文学界的风风雨雨米哈伊尔基本上都知道,而桑德斯这次来除了分享自己的喜悦之外,也是询问米哈伊尔要不要见一见想要拜访他的伦敦作家,他会专门为此准备一场晚宴。
米哈伊尔想了一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件事,不过在此之前,米哈伊尔正看着将军寄过来的另外一封措辞相对来说比较严肃的信:
“…关于英国如今的政策方向和对于俄国的态度,你在英国这么久是否有不一样的见解?你大可以留意一下,等我们见面后再做讨论”
作为一位将军,丹尼列夫斯基将军显然有着属于政治人物的另一面,因此他来欧洲除了一些私事以外,更多的还真是要了解一下目前欧洲各国的情况,然后写一份还算详细的报告。
至于他为什么会跟米哈伊尔提到这件事,似乎是因为:
“米哈伊尔,开诚布公地说,如果你回国后能让伟大的沙皇陛下满意的话,那么你将很有可能在宫廷谋得一个职位。这样一个职位的危险性不高,但也需要你对有些事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对你的未来会有很多好处.”
米哈伊尔:“?&"
跟牢大普希金一样的职位吗?
那感觉并不是很吉利的样子…
而且将军难道是想锻炼我的能力,帮我规划一下未来?
但无论如何,面对这个貌似有点光明的未来,米哈伊尔只觉得一阵头大。
严格来说,对于一个俄国平民而言,能有机会在宫廷谋得一个职位简直就是祖坟燃起了熊熊大火,似乎很难想象比这更加荣耀的事情,这似乎是极好极好的,但米哈伊尔偏不想要。
首先这个官职也就那样,坐上这个位置还想保持独立性是什么下场,看牢大其实就知道了。
其次米哈伊尔真想当投机分子的话,他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尽可能地联系上处境还算说得过去的拿破仑三世,然后对着这个还没彻底发迹的哥们一顿猛帮。
甚至说,拿破仑三世如今就在伦敦,如果米哈伊尔愿意在这个时候烧烧对方的冷灶,或者直接根据自己脑中的那点玩意当一当狗头军师,那么只要米哈伊尔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拥有一定的能力,那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混个文坛一把手乃至更多又怎么能说没有可能呢?
但归根结底,米哈伊尔不太愿意做这种事。
当然,也跟米哈伊尔自认确实没什么政治上的素养有关,政治这种东西不是是个人就能玩得转的。
那么话说回来,将军能不能先教教我应该怎么样不吊沙皇…
除了上面那些内容以外,将军为了锻炼米哈伊尔在这方面的意识,亦或者单纯就是想聊聊政治,总之在信中将军还谈了很多政治上的事情。
当然,俄国的政治将军提都不提一下,英法的政治将军却是谈的非常起劲,米哈伊尔甚至已经能够想象出将军指点江山的画面。
只能说这就是老江湖,防范意识已经直接拉满了…
不过老江湖别归老江湖,将军对于英国政治的一些看法,在米哈伊尔看来确实有着很大的毛病,或者说,这些错误的看法本身就是从尼古拉一世那里延伸出来的。
简单来说,在1844年,为了防止被波兰人刺杀的尼古拉一世化名为奥尔洛夫伯爵突然造访英国,他这次突然造访的目的是希望能与英国达成一个“&"君子协定”,说难听点就是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说好听点就是希望英俄两国能够担负起大国的责任,共同处理奥斯曼帝国崩溃后的局面。
至于怎么崩溃的你别问。
而尼古拉一世到达英国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他的贴身男仆到马厩找一些干草,填到随身携带的一个皮制套子里,放在一张行军床上当作床褥。尼古拉从来就是这么睡的。
在这次访问中,尼古拉一世烦颇向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以及首相、大臣谈起自己的政治打算,他对皮尔和阿伯丁勋爵表示再不能容忍法国“制造混乱,出兵境外”。他希望英我两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法国。
“通过我们的友好交流,”沙皇带着感情说道,“我希望能消除两国之间的偏见。我对英国朋友的意见高度重视,对法国,我则嗤之以鼻。”
这次访问严格意义上来说称得上一句成功,但这中间存在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作为一位地道的专制君主,尼古拉一世无法理解维多利亚女王权力有限,他以为只要说服维多利亚女王和她手下的高级大臣们便可决定两国外交事务。
但他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议会、反对党、公共舆论以及媒体很有可能会影响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这一误判在后来成为了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亚战争前夕犯下一系列错误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提这些,一方面是米哈伊尔到时候准备跟将军聊聊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醒将军未来可千万不要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当了炮灰,另一方面,如果类似这样的一些预判能够出现在所谓的大人物们那里,或许在未来也真能为米哈伊尔提供一定的政治资本…
当然,劝诫尼古拉一世就算了,事实上在做了二十年的沙皇之后,尼古拉一世登基早期表现出来的谨慎保守、含而不露等渐渐消失了。如今的尼古拉一世做事浮躁,缺乏耐心,经常冲动行事,就比如1844年这次贸然前往伦敦,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英国人身上。在思索了好一阵自己的未来以及接下来的打算之后,米哈伊尔暂时还是将注意力放到了自己在英国的事业上面。
福尔摩斯引起的反响米哈伊尔已经知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将在下一期的《跳舞的小人》发售后再前往法国,而在这段时间里,米哈伊尔拿出来的桌游也已经渐渐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有了很不错的名声,在打通了一些比较关键的环节后,应该很快就要正式开始售卖了…
就当米哈伊尔接下来几天为这件事奔波的时候,另一边的桑德斯那里,他正在精心准备着接下来即将举办的晚宴。
在伦敦,一位合格的出版商应当结识众多的作家、其他出版商、记者和其他五花八门的各种人士,这样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位出版商实力的体现。
除此之外,有些格外有实力的出版商也会定期宴请一些自己看中的客人,并以此巩固自己的影响力。
在之前的话,拥有自己的杂志的桑德斯虽然能邀请到不少客人,但像一些格外有名的人,桑德斯是想邀请都邀请不来。
可这次不一样,当桑德斯将米哈伊尔想要在作家圈子里具体谈一谈什么是侦探小说的消息放出去后,桑德斯这里可谓是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热闹。
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作家们、想跟米哈伊尔谈谈合作的出版商们、想打探关于米哈伊尔消息的记者们、伦敦那些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们…这些人全都想来我桑德斯的宴会!
果然,只要我跟米哈伊尔先生联手,就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成的!
桑德斯在兴奋之余,也是仔细筛选了一下来宾,首先是按照米哈伊尔先生的要求,让不少尚未成名的年轻作家们进来,其次桑德斯准备拒绝掉一些出版商,最后还有一些知名人士当桑德斯这样安排的时候,这一消息在伦敦文学圈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竞然想主动谈一谈什么是侦探小说!
他难道就不怕别人学会了他的方法后,把他排挤的没有饭吃吗?
还是说他想借此树立侦探小说的标准,然后之后伦敦每一个写侦探小说的人,都要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
伦敦的读者只要一看到侦探小说就一定会提到他传授的方法?
又或者说他单纯的就是想误导其他同行,让他们走上歪路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
即便伦敦文学圈的很多人都满心疑虑,也不太相信米哈伊尔会这么大方,但最终,想来的人还是都来了,就连那些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作者也不例外。
于是就在桑德斯举办宴会的当晚,在他家的客厅里发生了不少颇为尴尬的偶遇:
嗯?丹尼尔先生?您不是说您根本不可能来的吗?”
”…顺便过来看一看罢了,想听听那位米哈伊尔先生究竟会说些什么…“他来伦敦这么久了我还从未见过他呢!嗯?克拉克先生您也来了?&"
我本来是不想来的,但是被人强拉着过来的…”
“我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他所说的侦探小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在已经有不少评论家都在分析这件事了,但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分析明白。”
随着到场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便有人寻找起了米哈伊尔的身影,即便在场有很多人都未见过那位不怎么在社交场合上出现的作家,但据别人所说,只要他出现,在人群中发现他便是很简单的事情,而没过多久,许多人便已经意识到了这句话并非一句假话。
随着一个再年轻不过的身影出现,在其他人都还有些愣神的情况下,桑德斯便已经率先迎了上去,等到那个年轻人开始向在场的人点头致意的时候,场上的众人才如梦初醒般纷纷做出回应。
即便米哈伊尔的年龄很有可能是在场所有人中最小的,但是桑德斯还是为米哈伊尔提前预留了一个位于中心的比较显眼的位置,当米哈伊尔就这样坐下后,在场的众人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竞严格来说,在场的很多人确实就是来听听这位年轻人讲一讲他所谓的侦探小说的…而对于米哈伊尔而言,一方面是真有不少人想拜访他请教这方面的事情,米哈伊尔并不介意跟对方说上一些东西,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小说类型要想产生比较大的声势,那参与创作的作家便越多越好。
作为推动这一小说类型发展的人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也更容易获得在作家圈子里的声望,对之后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好处。
米哈伊尔稍稍想了想这些东西,看着周围那些时不时就要看他两眼的人,米哈伊尔并未过多耽搁,而是在尝了尝桌子上的点心后,就微笑着开口说道:
“各位先生,让我直接来谈一谈侦探小说吧,目前伦敦市面上出现的那些侦探小说跟我想的差的实在是有点远&"
在场的众人:“?”
所以他是嫌弃这些小说写的不行,看不下去了?
无论如何,当米哈伊尔这么说的时候,不少人甚至当场拿出了纸笔,然后用心听着米哈伊尔接下来的话:
&"我所说的只是侦探小说或者推理小说的其中一个方向,说这些也是希望能够给你们一些启发。而真正优秀的作品不必拘泥于传统,所以我只说一说我的一些建议:
1.凶手须在故事前半段亮相,但要防止读者完全得知他的思路。
2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
5.不能在没交代的情况下出现能力显著异于普通人的角色9侦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维应该对读者坦白;其智商最好稍稍低于一般读者。
10.除非先写出有双胞胎,否则凶手不准是双胞胎。”
等到米哈伊尔缓缓讲完,场上便只剩一些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我在俄国当文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