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您作为圣诞礼物寄来的书,对您的好意致上一千个感谢。我非常喜欢,并为此深感荣
幸,实在难以表达我对像您这样天才的作家有多么尊重。您的书给我们圣诞节的家庭生活带来愉快,我们都为它着迷,那老人,那小孩,那锡兵,是
我最喜爱的。我带着难以形容的喜悦,读了一遍又一遍
狄更斯1847年末给安徒生的回信
作为一位屡次被卑鄙的俄国人设计谋害的英国绅士,贾斯帕在得知米哈伊尔要举办一场慈善性质的文学朗诵会后,虽然他很乐意现场看这个俄国佬的笑话,但因为一看到对方就会想起不好的回忆,而且只要到场了都要多少捐上一点钱以显体面。
因此贾斯帕最终决定在报纸上看一看这个俄国佬的笑话。
于是在文学朗诵会的第二天,激动的多少有点睡不着的贾斯帕早早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一门心思的等起了今天的报纸。
在贾斯帕看来,这个俄国佬的文学朗诵会想要募集到一些钱简直就是在做梦。
毕竟一个出生于奴隶制国家的作家,竟然因为伦敦儿童过得太悲惨要搞慈善募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我们英国的儿童过的比奴隶还要惨吗?
简直一派胡言!这是对大英帝国隐晦的侮辱!
贾斯帕是这么想的,而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不会是少数,因此去这场文学朗诵会的上流社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更多的肯定还是出于对这位作家的好奇,至于捐款,估计保持基本的体面就行了。
而在此时此刻,也正有许多没去参加这场文学朗诵会的人等着在报纸上看笑话或者是对那个
俄国人的讽刺,就这样等待了好一阵子,贾斯帕终于是拿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泰晤士报》。只不过在搜寻一番后,某篇新闻的标题顿时就让贾斯帕的心里咯噔一下:《文学与慈善的非
凡之夜》。
尽管很想把报纸直接扔掉,但贾斯帕终究还是抱着一些期望看了下去:
“昨夜,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朗诵会举行,目的在于援助“贫民学校”和“东区救济基金”。活动虽未大肆宣扬,却取得了近年来最令人惊叹的慈善成果。
主讲者为近来声名大噪的作家米哈伊尔先生,他朗诵了一篇动人心弦的作品《快乐王子》。这篇故事将道德之美与诗的温柔融为一体,使在场许多听众潸然泪下
朗诵结束后,作家发表了一段关于贫穷的演讲,尽管他对英国社会缺乏更加深入的了解,他
的发言也稍显鲁莽和失真,但他的善心还是赢得了长久的掌声当晚,现场即开设募捐,哈伯里夫人首先捐款,随后是博福特公爵、斯塔福德侯爵夫人及数
位议员。夜终之时,所筹善款高达两千五百英镑此数在私人慈善活动中少之又少
有贵妇感叹:“无论是作家本人的风度、他的作品还是他的发言都值得得到更多。”一位绅士则称,《快乐王子》“像是由圣徒化身的诗人所写”。
善款将用于救助贫民儿童及改善伦敦东区居住条件。这一夜将被铭记,不仅因为慷慨之举,更因为文学证明了自己仍是人类怜悯最崇高的声音。”
贾斯帕:“?”
你可是《泰晤士报》!
你吹什么呢?
就在贾斯帕忍不住想破口大骂的时候,他便看到了文章下面的一长串名单:“以下为当晚的
捐款人名单看着那一个个耀眼的家族名以及本身就很响亮的名字,贾斯帕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篇新闻
的报道为何如此正面
那这样说的话,他在当晚肯定是拿出了新的作品,并且真的打动了在场的很多人?
他的侦探小说肯定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这篇《快乐王子》到底是有多好?!尽管这篇新闻贾斯帕属于是不看难受,看了难受一天,但在跟仿佛喝了一口泰晤士河河水的
恶心感下,贾斯帕还是忍不住想看看《快乐王子》究竟写的怎么样
而关于这场慈善朗诵会的报道究竟是应该正面还是负面还真是让伦敦许多报纸和记者都困扰了许久,要是主讲者是一个英国作家,那直接在报纸上大力称赞就可以了,但主讲者要是一个外国人的话,确实要认真考虑一番。
在这其中,有好几家报纸的记者在想了许久后都是灵机一动,在之前不就有传闻说这位作家喜欢伦敦并且想定居伦敦吗?
如果说这些新闻还没那么可信,那这位作家最近的举动岂不是坐实了这些传闻?于是很快就有几家报纸另辟蹊径,直接将新闻往这方面引导,并且着重突出了英国强大的感
召力量。
如果说之前这些的新闻更多的停留在八卦和传闻的层次,那么这一次的话,由于“证据”十分的有力,像这样的说法无疑是以飞快的速度传播了出去,估计再过不久就能传到法国,再过上一段时间便很有可能传到正在赶往巴黎的将军一家那里
但先说当下的事情的话,除了贾斯帕以外,整个伦敦无疑是有越来越多人在报纸上发现了有关这次文学朗诵会的报道,或者说想不发现都难,只因这次慈善朗诵会收到的捐款金额实在是让很多人都感到震惊:
“上帝啊!两千五百英镑?这笔钱几乎是我们这种家庭十几年的收入,更是那些工人上百年
都未必能赚到的钱,结果这位作家只是念几篇文章便筹集到了?!”“竟然这么多吗?我记得上流社会的那些先生都是宁可把大把的钱挥霍到牌桌上,都绝不肯
轻易施舍给穷人,可这一次他们竟然如此大方?”
“这位年轻的作家竟然有这样的号召力,狄更斯先生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吧?“
“应该还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就像这篇新闻还提到了法国的上流社会“他接下来的文学朗诵会是不是还要面向我们这些绅士家庭开放?门票是什么价钱?我开始
好奇他朗诵的文章的威力了
如果说这些新闻在伦敦的中产阶级那里激起的是震惊和好奇的话,在伦敦的底层民众这里
激发起的就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这位高尚的先生难道是上帝派来的吗?我听过他的圣诞故事和侦探故事,真没想到他
本人竟然比他写的故事还要好上许多!”
“这些新闻是真的吗?两千五百镑,全捐给穷人?难不成我是在做梦?“
“是真的!一些贫民学校已经开始招工人修缮房屋了,据说报酬很不错!“
“难道伦敦又出现了一位狄更斯先生吗?真想见一见他!然后再问问他福尔摩斯到底会在哪
一期再次出场!”
而除了这些正面的声音以外,针对米哈伊尔昨晚那些言论的批评和不满的新闻也是有不少的,不过像这些新闻的话,米哈伊尔在看报纸的时候只是随意看了几眼便放到了一边。就这点攻击力?
反正只要不存在什么物理上的打击,米哈伊尔压根不在意这些东西,而更让他感兴趣的还是一份报道文学相关讯息的报纸《观察者报》上面的新闻: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篇如此优美的用英语写的童话,竟出自一位外国作家之手。
在这篇童话里,他对英语美感的把握和抒发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目前伦敦的作家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快乐王子》这篇童话故事即便跟安徒生先生的诸多经典作品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天才作家总会有许多共通之处,即便是写给孩子看的童话故事,他们依旧能写出精妙之美。这些文字闪耀着绚烂的色彩
在这篇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中,最吸引米哈伊尔的无疑还是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这个名字,这位“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经典童话作品可谓是数不胜数,米哈伊尔小时候可是看过很多他的故事。
尽管这位鞋匠和佣人的儿子曾经因为又丑又穷而感到十分自卑,作为“丑小鸭”度过了很长一段岁月,但到了1846年这一年,安徒生已经是在丹麦乃至整个欧洲都享有一定名声的知名人物。
在丹麦,即便是国王都认为他能够代表丹麦文学,并且在安徒生出门旅行的时候还主动提出要赞助路费,而在欧洲其它地方,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像是在英国的话,近两年英国已经引进了安徒生的许多作品,并且独立发行多次,像《观察
者报》等文学报纸更是大力称赞他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老哥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就像他非常喜欢环游欧洲,而他环游
欧洲的主要目的便是去拜访各路文豪,拜访各式各样的艺术家文学家
而在拜访这些人的时候,安徒生可谓是看谁都带滤镜,就像他第一次见到巴尔扎克时便这样形容道:“他是一位风度优雅、穿着考究的绅士。牙齿洁白得在两片红唇间晶莹发亮。”并且说巴尔扎克的手握起来“细密而柔软”。
撑坏了,哪来的风度优雅唇红齿白什么的米哈伊尔倒是真没留意过。至于巴尔扎克的手细密而柔软真是纯心理感受了,毕竟巴尔扎克喝着咖啡写着小说,一写就
对此如今的米哈伊尔只想说安徒生老哥你真别太有滤镜,巴尔扎克老师的大胃袋都快把衣服
是几十年,命都快写没了的同时,一双手更是早就写的硬邦邦了。
说起来这方面米哈伊尔其实跟安徒生有着同样的兴趣,唯一不同的点在于他没什么太厚的滤镜,有时候还有点恶趣味。
另外如果米哈伊尔没有记错的话,安徒生大概会在1846年底在巴黎待上一段时间,并将于1
847年前往英国拜访狄更斯,还受到了阿尔伯特亲王的亲自召见和接待。米哈伊尔确实是想跟这位颇有些天真烂漫的作家聊聊他的童话,因此他先是将具体的时间记
在了自己的工作本上,紧接着米哈伊尔便不得不开始规划接下来要面对的各种事情。
首先就是米哈伊尔需要趁热打铁,在英国的中产阶级们那里来上一两场文学朗诵会,紧接着
如果合适的话,米哈伊尔也并不介意在伦敦的普通民众们那里念一念那些故事。接着便是福尔摩斯的后续收尾以及新篇章的问题,然后就是工厂需要验收并且要尽快的开始
生产产品
就在米哈伊尔有些头疼的开始一一规划的时候,敲门声却是突然响起,等到米哈伊尔前去开
门,他在英国遇到的第一个朋友以及出版商艾略特便高高兴兴地走了进来,并且张口就道:“米哈伊尔先生,恭喜您的文学朗诵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伦敦半个上流社会的人都在
谈论这件事呢!文学界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您展现出的影响力是他们很多人都比不上的。除了这些以外我还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据说昨天捐款捐的最多的斯塔福德侯爵夫人希望您
能到她家的宴会上去,她那里可是聚集着许多社会名流
米哈伊尔:“?”
榜一大姐还提要求了?
这下子好像还真得给个面子,我恨有钱人
在高高兴兴的说着这些事情的同时,艾略特也是比较随意的将三个装订好的稿子放到了米哈伊尔面前道:“这是那三兄弟的小说稿子,您可以找个时间再看,现在让我继续跟讲讲斯塔福德侯爵夫人的事情吧…”
毫无疑问,在艾略特看来,这三兄弟的小说稿子哪有一位侯爵夫人的情况来的重要?
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当他拿出这些稿子后,米哈伊尔便再也不听他说的那些话了,而是看着眼前的这些稿子看了好一会儿。
虽然这段时间有点忙,但米哈伊尔并未忘记跟那三姐妹通信,在督促艾略特尽早将诗集的稿酬给她们寄过去的同时,米哈伊尔也是在信中痛快地表示了愿意出版她们的小说,如果有什么困难的地方还可以跟他讲。
甚至说,对于她们正在创作的小说,米哈伊尔还真给出了不少建议。
怀着颇为特殊的心情,米哈伊尔翻开了这些或许还要经过一定修订的稿件。
而在艾略特眼中,米哈伊尔的行为多少显得有些古怪,不听侯爵夫人的事情去关注三个诗人的小说也就罢了,怎么才刚翻开这些小说的前几页,米哈伊尔先生就露出了一个有些有些难以形容的笑容呢?
正当艾略特感到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他也是稍稍往前了几步,然后朝着那些摊在书桌上的稿子看去,只见在这三部分别名为《呼啸山庄》、《艾格妮丝格雷》和《简爱》的小说稿子的前面赫然写着这样一行文字:
献给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 我在俄国当文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