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历史小说>我在俄国当文豪>259、黑暗童话与继续往前迈进的米哈伊尔
  关于所谓的童话故事,其实最早来说应该将这些故事称之为民间故事,而格林兄弟是出于学术上的需要才在1812年搜集了这些民间故事,因此初版的《格林童话》实际上是德国民间风俗的研究之书。

  那么问题来了,就欧洲中世纪乃至更早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状况,真的能指望孕育出什么很真善美的民间故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早期的这些故事中,嫉妒白雪公主相貌的并非继母,而是白雪公主的亲生母亲,在这个故事的结尾,王子更是命令王后穿着烧红的铁鞋在宴席中跳舞,直至最后力竭而死。

  再就是灰姑娘并不像后来的版本那么善良和不计前嫌,实际上她对她的姐姐和继母怀恨在

  心,于是用魔法派了两只鸟啄瞎了两姐妹的眼睛,最后继母和两姐妹沦为乞丐流落街头,灰姑娘则是在欢快的气氛中喝起了香槟。

  该说不说,这样的剧情好像更加符合人性,也能反映出民间朴素的渴望更高的地位和复仇的思想。

  诸如此类的例子相当多,而令格林兄弟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些故事集出版后,最大的受众竟然是儿童,于是他们便不得不对这些故事展开修订,从而一步步让这些故事往真善美的方向去

  靠。

  等到这个故事集要在英国出版时,英国人当然是又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于是普遍意义上的童话这才出现,成为了儿童的道德故事。

  正因如此,童话在这一时期的英国的地位其实并不算高,大多都被认为是儿童的读物。

  但像米哈伊尔念的这篇《快乐王子》,当他念完这个故事并进入了短暂的中场休息时间的时候,台下的听众却是已经纷纷议论了起来。

  对于那些思想较为开明且熟读狄更斯的作品的人来说,他们稍稍思考了一下很快就忍不住对身旁的同伴说道:“这像是一部格外纯净和优美的《雾都孤儿》,尽管内容并不一样,但明显有着相似的思想,穷人总是过着悲惨的日子

  “倒是很契合这次朗诵会的慈善主题,我不得不承认我被打动到了。”

  &"

  在场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们那里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则更为激烈:

  “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学形式?似乎更接近市面上那些充满了幻想的童话故事?可它的语言非常精巧,探讨的命题也很有深度

  “文体华美,情感深切,有着不少寓意,这样的故事就算是成人都会很感兴趣。”

  “难道他是在童话的基础上改造了这一文体吗?我记得丁尼生和其他一些诗人相信这样的故事是诗的原形,象征着人类灵魂的语言,难道他在英国的这段时间也接触到了这种看法?“

  “改造文体?简直荒唐!一位俄国作家有什么资格来改造我们英国的文体?“

  “尽管我也觉得难以置信,但您能说他的改造是失败的吗?您觉得这个故事写的如何?”…伦敦有大把的人都能写出这样的故事!”

  “我可写不出来

  对于场上的这些上流社会的太太们,她们显然更为感性,在关注这个故事本身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朗诵这个故事的人:“这故事真美,但太悲伤了。快乐王子和小鸟都死了,真不像是晚会上应该听的作品。所幸

  上帝最后保佑了他们,将他们带去了最美好的国度!真是美好的结局!“

  “故事很悲伤,可他的语调却是如此温柔。当他作为快乐王子讲话时,就仿佛那燕子真的在他的肩上一样,他语气中的悲悯让我一下子就想象出了快乐王子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我现在就想捐款了!为了他也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

  在这一时期的伦敦,慈善事业已经成为贵妇们最重要的社会职责之一,她们往往不直接从事劳动和政治,但却能通过慈善活动来体现教养、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

  就如同法国贵妇们投资艺术家们一样。

  与此同时,像这样的活动,第二天的报纸上会刊登“慈善名单”,出现在前排捐款名单更是

  会成为社交圈中一项拿的出手的谈资。而由于米哈伊尔的特殊性以及他的这篇小说,这次的活动似乎就更为特殊,以至于一些本来只是想捐赠基础善款的贵妇们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捐出更多的钱

  当然,对于这样的一个故事,台下自然有人无动于衷甚至有些不满:

  “他这个故事中有关市长和市参议员的部分是何意味?同情穷人固然是一种体面的行为,但他不应刻意去讽刺这些在政府中辛辛苦苦工作的先生们。何况比起燕子,这些先生们说不定才更加值得被人尊敬。”

  虽然台下众人反应不一,但总得来说依旧是处于一种较好的氛围当中。

  稍作休息之后,米哈伊尔很快就重新站上了讲台朗诵起了其它作品。严格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朗诵基本上都带有表演的成分,作家们想让听众们集中注意力听下去,那就必须念得足够有感情且足够的生动,狄更斯便是这方面的好手。

  而为了能够呈现出最好的效果,米哈伊尔前些天可是好好练习了一阵,还专门请教了一些专

  业人士,好在是从今天现场的气氛来看,米哈伊尔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的文学朗诵会也是逐渐走向了尾声,而在最后的这部分当中,米哈伊尔又再次念了一首新的诗歌: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将不虚此生;

  假如我能抚慰一个生命的痛苦,

  或缓解一份疼痛,

  或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

  重回它的巢中,

  我将不虚此生。”

  在略带叹息的念完这首诗后,临到结语部分,米哈伊尔也是认真地看向了台下的听众,在灯

  光的照射下和别人的注视当中,米哈伊尔郑重地开口说道:“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今晚我们聚集在此,肩负着慈善的名义,手中持着捐款的册子然而我请求你们,暂时放下这些纸张,听我谈一谈这座城市中的另一面。我曾行走在伦敦的街头,穿过新市场的石板路,经过泰晤士河畔灰暗的工人区。在那里,烟囱下的孩子们裹着破旧的布,手指冻得通红,却仍要弯腰清扫壁炉灰烬。男人们流下再多的汗水也常常换不来足够的晚餐,母亲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不得不忍饥挨饿,甚至说在极端贫穷的状况下,这些母亲乃至许多女孩都不得不走上街头在我看来,这座城市的贫穷不是自然的,它是法律、无知和冷漠共同造成的。人们因不平等而受限,因政策冷酷而绝望,除了怜悯以外,人们或许需要更多的东西。

  我目睹了这些景象,看到了报纸上正发生在爱尔兰的饥荒,我知晓许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乃至存在着难以打破的偏见,但我却仍然想起了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创作的一首布道词,我想在今日再次念给各位。”

  看着在场那些一开始惊愕、后来却似乎听得越来越投入的听众,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米哈

  伊尔开口念出了今晚的结语: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变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谢谢今晚在场的所有人。”

  当米哈伊尔念完这首布道词后,尽管在场的众人或许想法不一,但场上仅仅沉寂了片刻,很快便响起了潮水一般的掌声,既为这位年轻人前面念的那些作品,同样也为了他最后这段颇为真挚的话。

  而掌声过后,许多人开始了小声交谈乃至商量捐款的事情,但场上的那些记者却是玩了命一样地回忆起了米哈伊尔所说的内容,然后匆匆忙忙地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

  这可一定是个大新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一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

  当场上有点骚动并且捐款流程正逐步进行下去的时候,暂时去往后方的米哈伊尔在观察了场上众人的反应后,终于是深深地松了一口气,然后便擦了擦手心上的汗。严格来说,这还真是米哈伊尔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这样的观点还是

  跟此时英国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英国社会在这一时期比较普遍地认为贫穷是一种罪过,且这种罪是由于贫民们自己的懒惰和无所事事,而米哈伊尔刚才所说的法律、政策、不平等显然会让英国的很多人都感到不适。

  与此同时,爱尔兰的饥荒问题也是如此,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此时的英国社会普遍歧视爱尔兰人,这在他们处理爱尔兰的饥荒问题时同样得到了体现。

  但对于米哈伊尔而言,这并非是一些很难判断的问题,而就算他的这些发言改变不了什么太大的东西,但至少也能筹集到一笔捐款以及引起一定的关注。至于说为什么米哈伊尔的手心冒汗,这显然不是因为他说了一些违背社会主流思想的话。

  这可是英国!

  我要是都来英国了还像之前那样谨慎,那我这一趟岂不是白来了吗?!

  因此米哈伊尔手心冒汗一是因为不太熟练所以有些紧张,二就是米哈伊尔想到了自己大概迟早都要在俄国面临这样的场面,而到了那时候他又会面临怎样的麻烦

  沟槽的俄国!

  米哈伊尔擦汗之际,在这次的活动中帮了米哈伊尔不少忙的桑德斯却是在此时找了过来,他先是有些兴奋地跟米哈伊尔说了一个好消息:

  “米哈伊尔先生,我们这次的活动很成功!今天来这次文学朗诵会的宾客们的捐款情绪很高,这才一会儿捐款金额就已经达到普通慈善活动的快一半捐款数了!您的作品和您的朗诵都太

  棒了!”

  说完这些,桑德斯也是有些同情地看着正在擦汗的米哈伊尔,然后继续道:

  “您最后说那样一番话的时候一定很有压力吧?我知道您是一位高尚的先生,但很多人显然抱有更为实际的想法,像您的那些意见,一定会有很多人激烈地批评您和反对您的。

  但就算如此,您仍然顶着各种压力将您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实在是很了不起

  无论在哪个地方,跟上流社会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显然不会是一件好事,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被排挤在社交圈之外,这样势必也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有多少人敢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且真的这样做呢?

  这个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却有这样的勇气!

  正是因为明白这到底有多么艰难,所以桑德斯看着擦着额头上的汗的米哈伊尔不仅不觉得他

  狼狈,反而是感到这个年轻人正散发着另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就在桑德斯暗自钦佩的时候,米哈伊尔先是看了桑德斯一眼,接着他便用开玩笑的语气说

  道:

  “您觉得我在俄国为更多的人发声的时候,我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呢?”哦对,他来自俄国!

  险些忘了这件事的桑德斯仿佛如梦初醒一般艰难地咽了咽口水,紧接着他便一边想着他听来的关于俄国的传闻一边试探性地问道:“您会在上流社会身败名裂?”

  “要是只是这样就好了。”

  叹了口气的米哈伊尔先是摇了摇头,接着不等他多说些什么,他就不得不因为活动上的一些事情前去工作了。

  正如桑德斯所说,这场活动办的很不错也很成功,收到了许多捐款,而米哈伊尔在处理一些事情的同时,也是不得不应对起了不知何时将他围了起来的女士们和先生们。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米哈伊尔这才乘坐着马车朝自己的住处驶去。

  当他下车后,随着马车的离去,万籁俱寂,周遭的黑暗如此浓重,尽管米哈伊尔连自己的手

  指都看不太清,但由于米哈伊尔对这段路简直再熟悉不过,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大步向前走去。在即将走向光明前的那一刻,这个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终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升腾起的某种情绪,于是他便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神情,在黑暗中用力地挥了挥拳。

  米哈伊尔家的灯亮了起来。 我在俄国当文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